編劇高滿堂開掘熒屏從未展現視角
《最后一張簽證》講述了1938年中國駐奧地利領事館以普濟州為代表的外交官們,冒著巨大風險為猶太難民辦理簽證、從而免于納粹迫害的故事。普濟州為代表的領事館同仁究竟如何與納粹斗智斗勇?長達80分鐘的《最后一張簽證》超長版片花,留給在場觀眾環環相扣而驚心動魄的故事,以及無限的人性感動。
曾執筆過《溫州一家人》、《闖關東》、《老農民》等良心劇的知名編劇高滿堂現場闡述了選擇創作這部二戰題材的初衷。他直言,選擇這個題材因為這段歷史是真實歷史,78年前,中國駐奧地利領事館簽證官向4800名猶太人發放了簽證。“這是一件極具風險的事情。我們在歐洲采訪的時候,歐洲文化學者都知道。但奇怪的是,這段歷史國內卻鮮為人知。前人做了這么偉大的事情,后人沒有理由不為之樹碑立傳。
高滿堂感慨道,二戰期間,中華民族在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同時,也有很多義士在異國他鄉勇救猶太難民,這是過去熒屏不曾展現過的視角。“普濟州的人物原型就是中國駐奧地利外交官,當年他在維也納頂著政府和納粹的雙重壓力給猶太難民發放簽證。我們通過采訪發現,要把每張簽證親自送到對方手中。如果是送到有影響的人家中,該外交官往往在對方家坐一宿,然后再親自護送他們上車。
《最后一張簽證》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