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九四二》劇組做場記的一年,讓劉雨霖第一次見識到拍電影的真實過程,為她后來獨立執導影片打下了重要的基礎。“11臺膠片機同時運轉,成千上萬的群眾演員,各個部門有條不紊地合作,馮導在顧全大局的同時注意各個細節……這些都讓我看到了什么是大制作。”她說,《一句頂一萬句》的執行導演、統籌、美術等工作人員,很多也來自《一九四二》劇組。
《一句頂一萬句》拍攝地就在故事的發生地河南延津,除了牛愛香的火燒攤兒是搭的景,其他全部為實景拍攝。五六線小縣城里,塑料彩條布搭的夜市排檔、小學門口接孩子的電動車、火車站前的餛飩攤兒……這些已經被國產電影淡忘了的日常場景,以真實面貌出現在大銀幕上,讓人感到分外親切。為了凸顯出故事的代表性,影片還舍棄了河南方言,改為普通話對白。這樣意味著,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無論是在延津、北京還是紐約,片中的故事都有可能發生。
修鞋匠、棉紡廠女工、火燒攤兒攤主,是片中三個主要角色的身份。為演好這些底層普通人物,《一句頂一萬句》的演員們也下了“笨功夫”。飾演男主角牛愛國的毛孩,提前半年就找來修鞋裝備,練習修鞋。女主演李倩走進棉紡廠操作紡織機,每天八點到廠,下午五點離開,頭發絲兒里都是棉絮。片中有一幕她給女兒織毛衣的畫面,她也為此苦練織毛衣技術,盡管棉紡廠和織毛衣只有幾秒鐘鏡頭。一向出演都市女郎的劉蓓,飾演打火燒的牛愛香,也專門去學了打火燒。她也因這一角色提名今年金馬獎最佳女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