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嶺東作品力求真實,對于觀眾而言這個“真”絕對好看,但對演員來說卻十分辛苦。在張孝全看來,“硬派”電影拍起來很不容易,需要“拼命”去演:“我已經第二次跟導演合作了,上一次拍《謎城》街頭砍殺戲都是用真刀,這一次《沖天火》飛車戲也都是用真車真撞。我這一次還要開大貨車,也是真撞,危險性其實還蠻高的。”張孝全說,第一天進組看張若昀拍戲,就是一場非常危險的車戲,看到張若昀被搞得很狼狽的樣子,已然見怪不怪的張孝全還笑著問他:“你還好嗎?”二人向媒體透露,拍攝《沖天火》讓他們成了好朋友,到臺灣拍戲時,張孝全還特地帶張若昀去吃臺灣本土特色的蒜香肉羹,結果還被張若昀笑話說,“這不跟北京的炒肝一樣嘛!下次來北京我請你吃!”
四個男人風格迥異
“火”字成語解鎖《沖天火》關鍵詞
在導演林嶺東的作品中,不但追求打得真實,吸引大批觀眾注意,角色設置同樣鮮明立體,令人印象深刻。此前在廣州媒體見面會上,林嶺東導演曾解讀了片名《沖天火》:“整部電影有一股怒氣,要熊熊燒起來,這樣的怒火,只有燒了才能消”。見面會上,四位主創也用 “引火燒身”、“十萬火急”、“火氣沖天”、“洞若觀火”四個成語分別詮釋了自己在《沖天火》中的個性。
當主持人讓四位主創分別選出一個最適合自己角色的“火”字成語時,“火氣沖天”、“十萬火急”兩個成語同時出現,一度讓張孝全陷入糾結:“因為要救妹妹,整個心情都是‘十萬火急’的,所以對很多事情都不計后果先動手,狀態也比較符合‘火氣沖天’這個詞”。而李海濤的出手無疑為張孝全掃清了選擇障礙,“我覺得‘火氣沖天’應該是說我那個角色吧,因為收到老板的吩咐,對你們這些人不要手下留情,所以每次見面都‘一言不合就開打’,比你更符合‘火氣沖天’的感覺。”相對于二人對成語的“爭奪”,張若昀則認為“引火燒身”更符合他的角色:“我是自己把自己拽入到這場亂局中的,如果我不去追逐自己想要的東西,也就不會有后來那些可怕的遭遇。”他更吐槽說,其實接拍林嶺東的戲已經是“引火燒身”了,沒想到跟導演拍戲這么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