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走起來不打滑了,路面的衛生情況也改善了很多,整個夜市看起來很規范、整潔。”近日,晉江市民蔡先生對梅嶺街道鳳凰夜市餐飲攤位鋪設隔油墊的做法稱贊有加。一塊小小的隔油墊,看似不起眼,卻折射出晉江在城市治理方面的精細化轉變。
今年以來,晉江進一步深化人居環境整治,從規范夜市油污治理這一“小切口”破題,通過專項行動疏通城市“毛細血管”,發動全民參與、凝聚共建合力,讓城市既留住升騰的煙火氣,又煥發潔凈清新的美。
統籌謀劃抓全局
隔油墊的使用,讓夜市路面更加潔凈。
近日,記者來到鳳凰夜市,這里是晉江市隔油墊治理先行先試點位之一。記者發現,登記在冊的53個攤位中,大多涉油攤位均嚴格落實隔油墊鋪設要求,現場環境整潔有序。
隔油墊的規范使用,讓青陽街道高陽夜市燒烤攤老板陳長水直呼“省心多了”,“以前,每次收攤要花半個小時沖洗;現在,把隔油墊一卷就可以回家了,回去用水沖洗十幾分鐘就干凈了,方便了很多。”
隨著晉江市城管執法局對占道餐飲攤位落實油污治理措施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像陳長水這樣的攤主從中獲益。
此前,晉江市城管執法局發出《關于加強占道餐飲攤位規范使用隔油墊的通知》,采取多種措施推動規范落地,并加強對各餐飲單位隔油墊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在保留城市“煙火氣”的同時,以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今年以來,晉江市堅持高位統籌推進,制定《2025年晉江市人居環境品質提升創優專項行動方案》,組織開展地面污漬整治、馬路市場秩序整治、農貿市場環境整治、道路破損修復整治、“滴灑漏”整治、廣告亂象整治和車窗拋物整治等7個專項提升整治行動,以及公廁環境管理、共享單車管理、餐飲油煙治理等3個創優項目,進一步推動人居環境提質升級。
浸泡、沖刷、清洗……在保潔員的細心操作下,原本臟污的地面和污損的垃圾桶變得整潔如新。5月29日下午,晉江市委文明辦、晉江市城市管理綜合考評中心召開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調度會,部署下一階段任務,并創新組織現場觀摩活動——通過“實地看、現場學”的方式,讓市直單位、鎮街及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直觀感受整治成效,推動“以觀促改、以學促干”的治理模式走深走實。
專項行動出實招
環衛人員運用高壓水槍清洗垃圾桶。
臟污地面、污損垃圾桶等一個個微小問題,如同城市的“毛細血管”,唯有疏通這些細微之處,才能讓城市面貌實現“清根見底”的潔凈。
一段時間以來,晉江在全市開展“凈面靚色”專項整治行動,各鎮街紛紛行動起來,針對痛點、難點開展專項整治,以“繡花功夫”雕琢城市細節。
聚焦垃圾桶周邊臟污、早市夜市地板油漬、菜市場周邊“臟亂差”等突出問題,近日,青陽街道以“常態化整治臟污地面和污損設施”為核心,圍繞垃圾桶點位專項整治、餐飲區域油污治理和菜市場周邊環境提升三大重點開展行動,累計清洗垃圾桶點位84處、更換破損垃圾桶21個、清理油污69處、清理菜市場周邊積存垃圾11處、沖洗地面污漬36處、規范攤位經營秩序13家。
近日,在池店鎮禾恒蔬菜批發市場、新華洲水產市場、禾富農貿城三大重點市場及周邊區域,總能看到身著橙色馬甲的環衛工人手持工具,對三大市場周邊路面和綠化帶等進行全面大掃除。清掃完后,環衛工人還對路面和垃圾桶進行深度沖洗,有效改善了三大市場外圍的環境衛生和市容秩序。
磁灶鎮在整治過程中,依托網格化巡查,發現問題“即查即改”,并采取“機械+人工”作業模式,運用高壓水槍、清潔劑等工具,對全鎮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區域的垃圾桶進行逐一清洗,對頑固污漬進行人工擦拭,確保潔凈如新;同時,通過智慧環衛平臺實時監控,用垃圾收運車和小型保潔車靈活收運垃圾,實現“日產日清”。
全民參與聚合力
晉江城市一景
人居環境整治需要全民共同參與。當前,晉江通過構建市、鎮、村三級聯動宣傳體系,以多元形式激發市民參與熱情,讓環保意識深入人心。
6月5日是第53個世界環境日。當天下午,晉江市城管執法局聯合英林鎮垃圾分類社團來到晉江市第十實驗小學,為該校四年級學生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講座《“晉”力分類,與你同行》。
“為什么要垃圾分類?”“垃圾分類的好處是什么?”“生活垃圾如何分類?”……講座過程中,學生許悅認真傾聽,并記了滿滿一頁筆記。“我要把學到的知識告訴家人,一起為保護環境出力。”許悅說。
5月23日晚,晉江市第三屆垃圾分類宣傳周活動在萬達廣場啟動。活動設置互動體驗集市、創意改造工坊等環節,通過趣味游戲讓廣大市民學習分類技巧、了解低碳生活理念。現場參與的張女士說:“這種寓教于樂的形式很有趣,讓我對垃圾分類有了更深的認識。”
今后,晉江市城管執法局將持續深化垃圾分類宣傳,創新活動形式、擴大覆蓋范圍,在全社會形成“分類齊參與·低碳新時尚”的生活風尚。
如今的晉江,既有夜市升騰的煙火氣,更有干凈整潔的城市顏值;既有網格化管理的精度,更有全民參與的廣度。這座城市,正以人居環境提升為抓手,在精細化治理中不斷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文明和綠色動能。
(記者 沈茜 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