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接受工傷醫療,原工資福利待遇不會降低
按照《工傷保險條例》有關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
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
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6
女員工進行產前檢查,不能降低工資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懷孕的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做產前檢查,所需時間計入勞動時間。
因此,工作時間進行產前檢查應當算作勞動時間,用人單位不能扣除其請假期間的工資。
7
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最低工資
最低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其所在企業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試用期內職工的工資標準可以由用人單位自行確定,但是卻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
8
未完成定額,工資也不能低于最低標準
《最低工資規定》規定: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正常勞動,是指勞動者按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在法定工作時間或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從事的勞動。
由此可見,只要職工在法定工作時間或約定工作時間里正常工作了,無論他是否完成任務,都應當算作提供了正常勞動,公司就應以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為標準來支付他工資。
9
停工、停產、歇業期間,
工資標準不能隨意降低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二條規定:“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于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關乎我們自身利益的事情
一定要多多了解!
來源:勞法聚焦(綜合整理于央視新聞、工人日報)